当客机轻盈地降落在利伯维尔国际机场(Léon MBa International Airport),透过机窗,一片浓烈至极的绿意扑面而来——这绿,非寻常之绿,乃是赤道骄阳下近乎晶莹剔透的翠绿,是雨林蒸腾的雾气在空气中绘就的勃勃生机,是万千参天古树交织成的生命绿毯。这里是加蓬(Gabon),一个被世界银行赞誉为“非洲绿金”的国度,一个森林覆盖率高达88%的雨林王国,一个在现代文明与原始自然间巧妙平衡的神秘之地。
作为非洲大陆上少数真正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国家,加蓬以其独有的韵律、丰富的生态和淳朴的民风,为每一位访客开启了一场关于自然、关于时间、关于人与万物和谐共存的深度体验。我的加蓬之旅,非浅尝辄止的游览,而是一次缓慢的、深入的、与这片土地心灵对话的旅行。
一、初识利伯维尔:海滨之都的多元风情
加蓬的首都利伯维尔(Libreville),坐落于加蓬河口(Gulf of Guinea)的北岸,是一座充满多元魅力的海滨城市。从机场驶向市区的途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绵延数公里的金黄沙滩——“Pointe Denis Beach”,这里的沙粒细腻如糖,海浪轻柔地拍打着岸边,远处是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与湛蓝的海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然而,城市的轮廓很快便显现出来:法式殖民风格的建筑与现代玻璃幕墙的高楼交相辉映,狭窄的街道两旁布满了色彩斑斓的小店,空气中弥漫着烤虾的鲜香、汽油的刺鼻和热带水果的甜香。
利伯维尔的老城区(Quartier Latin)是我最为钟爱的地方。这里的街道狭窄而曲折,两旁的建筑多为上世纪法国殖民时期遗留,红瓦白墙,阳台上爬满了三角梅。漫步在石板路上,不时能遇见推着自行车售卖椰子的当地人,他们的笑声爽朗而热情;街角的咖啡馆里,老人们悠闲地坐在藤椅上,品尝着“咖啡加炼乳”(加蓬特色饮品),谈论着足球与政治;而年轻人则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在手机店与服装店间穿梭。
最有趣的是利伯维尔的市场——“Marché Mont-Bouët”,这里堪称非洲最鲜活的“生活博物馆”。踏入市场,首先冲击感官的是五彩斑斓的色彩:堆积如山的芒果(加蓬特产的“Ivory Mango”甜得令人陶醉)、香蕉、木瓜和菠萝,用鲜艳的塑料布包裹着的非洲布料(“Pagne”,一种传统的缠腰布),以及各种手工艺品——用象牙果雕刻的项链、用贝壳串成的风铃、用棕榈叶编织的篮子。市场的喧嚣声、讨价还价声、小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生动的非洲市井交响乐。
在利伯维尔,我入住了一家名为“Hotel Tropicana”的老牌殖民风格酒店。它的花园里种满了高大的棕榈树和鸡蛋花,游泳池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夜晚则有现场乐队演奏加蓬传统音乐“Ngoma”(一种用鼓和木琴演奏的欢快节奏音乐)。晚餐时,我品尝了加蓬国菜“Nyembwe Chicken”(用棕榈油炖煮的鸡肉,搭配木薯泥和辣椒酱),那浓郁的棕榈油香气与鸡肉的鲜嫩口感,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利伯维尔,就像一首温暖的序曲,它既有非洲城市的烟火气息,又不失法式殖民地的优雅风范,为接下来的雨林探险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伊温多国家公园:雨林深处的生命盛宴
加蓬最令我魂牵梦绕之地,无疑是伊温多国家公园(Ivindo National Park)。这个于202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公园,是非洲最原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雨林之一,也是黑猩猩、森林象和冠鹤的家园。从利伯维尔出发,需先飞往东部城市“马克尼”(Makokou),再换乘四驱车和独木舟,历经两天的颠簸旅程,方能抵达公园的游客中心。然而,所有的辛苦在踏入雨林的那一刻便烟消云散——这里是一个被绿色完全统治的世界,高大的树木如巨人般矗立,它们的树冠层在几十米的高空交织,过滤了大部分阳光,只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藤蔓从树枝上垂下,宛如绿色的瀑布;而地面则覆盖着厚厚的落叶和蕨类植物,踩上去如同踩在柔软的地毯上。
我的向导是当地的巴普提人(Bapounou)猎人后裔——“让”(Jean),他拥有一双深邃的眼睛和敏锐的听力,能在茂密的丛林中分辨出最细微的声音。我们沿着一条被雨水冲刷得光滑的土路前行,让突然停下脚步,竖起手指放在唇边:“听,黑猩猩!”远处传来一阵低沉的“呼呼”声,那是黑猩猩在树冠层移动时发出的声响。我们屏住呼吸,悄悄靠近,透过望远镜,看到了三只黑猩猩——一只母猩猩背着小猩猩,另一只成年雄猩猩正用树枝“钓”白蚁(这是黑猩猩使用工具的经典场景)。它们并不惧怕人类,只是好奇地看了我们几眼,然后继续它们的觅食活动。那一刻,我猛然意识到:我们并非雨林的访客,而是闯入了它们领地的陌生人,而它们的宽容,是大自然最珍贵的馈赠。
伊温多国家公园最令人震撼的景观,莫过于“伊温多瀑布”(Ivindo Falls)。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如同一条银色的绸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站在瀑布前,感受着水雾的清凉,聆听着水流的轰鸣,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让人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和谐。在这里,人与自然、动物与植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生态系统,展现着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在伊温多国家公园的幽深之处,隐藏着一片令人叹为观止的瀑布群。这些瀑布深藏于茂密的雨林腹地,唯有历经约三小时的徒步跋涉,方能一睹其真容。
当我终于站在瀑布的脚下,眼前的景象瞬间让我屏息——数条银色的水帘自几十米高的峭壁顶端倾泻而下,猛烈地撞击在下方的岩石上,激起漫天飞舞的水珠,阳光穿透这些细密的水雾,幻化出一道道小巧的彩虹,美不胜收。瀑布下方,水流汇聚成一个深邃的潭水,潭水清澈透明,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清晰可见。我脱下鞋子,踏入冰凉的潭水中,那份寒意瞬间刺激着我的脚踝,而瀑布的轰鸣声,则如同一曲永不停歇的自然交响乐,震撼着我的心灵。向导告诉我,这片瀑布是众多鱼类的繁殖圣地,也是森林象的饮水乐园。不远处,几头体型略小于草原象、耳朵更为圆润的森林象,正用它们那长长的鼻子吸水,随后将水喷洒在自己的身上,享受着这天然的清凉。
伊温多国家公园的夜晚,同样充满了无尽的魅力。我们在雨林边缘的营地搭建起了帐篷,点燃了篝火。当夜幕缓缓降临,雨林仿佛变成了一个声音的海洋——蟋蟀的鸣唱、青蛙的呱呱声、猫头鹰的咕咕低语,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豹子的低吼,交织成一首夜晚的交响曲。向导指着夜空,兴奋地说:“看,那是南十字星座!”在这远离城市光污染的雨林上空,星星闪烁得如此明亮,仿佛触手可及。我躺在吊床上,仰望星空,耳边是雨林的呼吸声,那一刻,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谦卑。
离开伊温多国家公园,我来到了加蓬的第二大城市——让蒂尔港。这座因石油而繁荣的城市,是加蓬的经济重镇之一,但它却并未沾染上利伯维尔的喧嚣与繁华,反而保留了一种海滨小城的悠闲与惬意。让蒂尔港的建筑多为低矮的平房,街道干净而宽敞,空气中弥漫着海盐与石油混合的独特气息,虽然不算宜人,但却是这座城市最真实的写照。
在让蒂尔港,我最享受的时光是在“Plage de la Darse”海滩上度过的午后。这里的沙滩虽不如利伯维尔的细腻,但海水却更加清澈,可以清晰地看到小鱼在浅水区游弋。当地人带着孩子在沙滩上嬉戏,有的堆沙堡,有的踢足球,欢声笑语随风飘散。我租了一艘小船,跟随渔民出海捕鱼。他们使用简单的渔网和钓竿,在珊瑚礁附近捕捞“红鲷鱼”和“石斑鱼”。渔民们热情好客,邀请我品尝他们刚捕捞上来的海鲜,用炭火简单烤制,撒上一点盐和柠檬汁,那鲜美的味道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
让蒂尔港的市场也是一处不可错过的景点。这里没有利伯维尔市场的拥挤与喧嚣,但商品却更加实惠。我买了一条用鲨鱼牙齿串成的项链,这是当地渔民的传统饰品,还品尝了加蓬特色的“香蕉啤酒”,这种用发酵的香蕉和小米酿造的饮品,酒精度不高,口感清甜,别有一番风味。傍晚时分,我坐在海边的酒吧里,点了一杯用当地甘蔗酿造的“加蓬朗姆酒”,看着夕阳将海面染成金红色,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远处的油井平台像沉默的巨人一样矗立在海平面上。这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是加蓬给予我的最珍贵的礼物。
在离开加蓬的那天,我坐在返回利伯维尔的飞机上,望着窗外那片浓密的绿色,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感悟:加蓬最宝贵的财富,并非石油或木材,而是它的雨林、野生动物、文化和人民。这个国家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加蓬将超过88%的国土划为保护区,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非洲少数几个真正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国家战略的国家。
加蓬教会了我放慢脚步。在这里,没有匆忙的行程安排,没有拥挤的游客,只有雨林的呼吸声、海浪的拍打声和当地人的欢笑声。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旅行不在于打卡多少景点,而在于与自然对话,与当地人交流,感受生活的本真与纯粹。
加蓬教会了我敬畏自然。在伊温多国家公园,我亲眼见证了黑猩猩使用工具的智慧,森林象家族的温情,以及雨林生态系统的精妙平衡。它提醒我,人类只是地球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的馈赠,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加蓬教会了我珍惜简单。在让蒂尔港的海滩上,在利伯维尔的市场里,我感受到了最纯粹的快乐——一顿美味的海鲜大餐,一次与夕阳相伴的漫步,一场与当地人的闲聊。这些简单的瞬间,往往比任何豪华的旅行体验都更加令人难忘。
加蓬,这片如同绿金般珍贵的土地,用它独特的魅力在我的心灵上留下了永恒的印记。它并非非洲的“热门景点”,而是一个隐藏在赤道雨林深处的秘境,一个等待被发现、被倾听、被爱的角落。或许有一天,当我再次感到疲惫与迷茫时,我会回到这里,让雨林的绿意重新治愈我的心灵,让海浪的声音重新唤醒我的灵魂。因为加蓬告诉我:真正的财富,是那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东西——自然、生命与爱。
发布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