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得里亚海蔚蓝的怀抱中,有一座被城墙环绕的古城,它像一颗被岁月打磨得温润的珍珠,静静躺在克罗地亚的南端。这里没有摩天大楼的锋芒,没有现代都市的喧嚣,只有赭红色的屋顶、灰白色的石墙与深蓝色的海水,在阳光与海风的交织中,编织出一幅幅令人屏息的画卷。这,便是杜布罗夫尼克——一座被莎士比亚称为“亚得里亚海之珠”的城市,一座用石头与海水写就的诗篇。
杜布罗夫尼克的清晨,总带着海雾的湿润与慵懒。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整座古城便从沉睡中苏醒。此时最适合站在派勒城门(Pile Gate)外,这座建于1537年的石拱门,是进入老城的主要入口。门前的石桥横跨护城河,河水虽已干涸,但桥栏上雕刻的狮子与盾徽仍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中世纪的辉煌。穿过城门,沿着普兰查街(Placa)向东漫步——这条宽阔的石板路是老城的主轴,两侧是文艺复兴与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外墙被晨光染成温暖的米黄色,而屋顶的赭红色瓦片则像被水洗过的铜器,泛着柔和的光泽。若想俯瞰古城晨景,可登上城墙(City Walls)。这座始建于9世纪的防御工事,全长1940米,高25米,将老城完全包裹其中。沿着城墙向东行走,脚下的石板路已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镜,而两侧的垛口则保留着中世纪的模样——某些段落仍可见炮台的残骸,铁制的炮管上锈迹斑斑,却仍能让人想象当年抵御外敌的硝烟。当行至明切塔塔(Minceta Tower)附近时,不妨停下脚步——这里是城墙的最高点,也是俯瞰老城与海景的绝佳位置:向西望去,赭红色的屋顶层层叠叠,像一片燃烧的火焰;向东眺望,亚得里亚海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与天空连成一片,而海面上零星分布的岛屿,则像洒落的珍珠,在晨光中闪烁。
当太阳升至头顶,杜布罗夫尼克的老城便变成了一座露天剧场。此时最适合绕到斯特拉顿街(Stradun)南侧的贡杜利奇广场(Gundulic Square),这里有一座17世纪的巴洛克式喷泉,水柱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而喷泉周围的石栏则被游人摸得发亮。广场东侧的斯庞扎宫(Sponza Palace)是必访之地——这座建于16世纪的建筑,融合了哥特式与文艺复兴风格,外墙由白色石灰石与黑色大理石交错镶嵌,形成独特的条纹图案。宫殿内部的庭院则更令人惊叹:拱门、柱廊与雕花窗棂层层嵌套,阳光透过天窗洒下,在地面投下细长的光斑,像一场永不落幕的光影秀。
若想感受老城的烟火气,可前往附近的格鲁兹市场(Gruž Market)。这里虽不在老城内,却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的缩影。市场里堆满了新鲜的蔬果:紫色的茄子、红色的番茄、绿色的青椒,色彩鲜艳得像打翻的调色盘;而鱼摊上的海产则带着海水的咸腥——银色的鲭鱼、粉色的鲈鱼、张牙舞爪的龙虾,仿佛刚从海里捞起。商贩们用克罗地亚语与顾客讨价还价,笑声与海鸥的鸣叫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生动的市井交响曲。
当夕阳开始西沉,杜布罗夫尼克的海岸线便被染成金红色。此时最适合乘船前往洛克鲁姆岛(Lokrum Island)——这座距离老城仅15分钟船程的小岛,是亚得里亚海的“绿宝石”。岛上覆盖着茂密的橄榄树与柏树,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的“死海”(Dead Sea)——其实是一片咸水湖,湖水因含盐量高而无法生存鱼类,却成了游泳者的天堂。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湖水会变成橙红色,而岸边的岩石则被染成紫罗兰色,像一幅印象派的油画。
若想探索更隐秘的景色,可沿着岛上的小径向北行走。这里的海岸线布满岩洞与海蚀柱,某些洞穴需攀爬才能进入,但内部的景色绝对值得——岩壁上生长着紫色的海葵与绿色的海藻,阳光透过洞口洒下,在水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而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则像一首永不停歇的自然交响曲。当走到岛的最北端时,会遇见一座废弃的修道院——这座建于12世纪的建筑,如今只剩残垣断壁,但拱门与窗棂的轮廓仍清晰可见。坐在修道院的台阶上,看夕阳将海面染成熔金,听海风穿过残柱的呜咽,仿佛能听见时间在耳边低语。
当杜布罗夫尼克的灯火渐次亮起,老城便化身为夜空中最浪漫的梦境。此时最适合站在布扎堡垒(Bokar Fortress)外的观景台上——这座建于15世纪的圆形堡垒,曾是《权力的游戏》中“君临城”的取景地之一。从这里俯瞰,老城的夜景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赭红色的屋顶在月光下泛着银灰,而城墙上的灯笼则像一串金色的珍珠,沿着石墙蜿蜒伸展;远处的亚得里亚海漆黑如墨,只有几艘帆船的桅灯在闪烁,像夜空中的星星落入了海里。
若想体验更热闹的夜晚,可沿着城墙下的街道漫步。这里的餐馆与酒吧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烤鱼的香气与葡萄酒的醇厚。找一家露天的餐馆坐下,点一份“黑 risotto”(用墨鱼汁染黑的米饭,搭配海鲜)与一杯当地的丁香酒(Orahovac),听着隔壁桌游客的低语与街头艺人的吉他声,抬头望向城墙——月光下的石墙泛着冷白的光,而墙头的垛口则像一排沉默的卫士,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城的秘密。当某艘游轮的汽笛声从海面传来,惊起一群夜栖的海鸥,它们的翅膀划过月光,留下一串转瞬即逝的剪影。
若你愿意早起,杜布罗夫尼克的黎明前有一场不容错过的视觉盛宴。此时的老城仍在沉睡,而亚得里亚海却已悄然苏醒。可乘船前往附近的埃尔法蒂岛(Elaphiti Islands)之一,比如洛普德岛(Lopud)——这座小岛以16世纪的方济各会修道院与无车环境闻名。站在岛的东端,面朝大海,等待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最初,海平面是深蓝色的,像一块凝固的宝石;随后,天际线开始泛白,接着是淡粉、橙黄,最后是刺眼的金黄——阳光像一把巨大的刷子,将海水从深蓝刷成浅蓝,再刷成碧绿,而天空则从墨黑变成紫罗兰,最后是清澈的蓝。当太阳完全升起时,海面会泛起千万点金光,像有人撒了一把碎钻,而远处的杜布罗夫尼克老城,此刻正被晨光勾勒出清晰的轮廓——赭红色的屋顶、灰白色的城墙与深蓝色的海水,构成一幅天然的明信片。
杜布罗夫尼克从不刻意炫耀自己的美,它只是静静地坐在亚得里亚海边,用石头、海水与阳光,编织着属于中世纪的浪漫。这里的每一块石板都刻着历史的痕迹,每一片瓦片都承载着时光的温度,而每一阵海风,都带着千年前的低语。当某天你站在派勒城门外,望着那座被晨光染成金色的古城,或许会明白:原来有些地方,从第一次遇见开始,就已注定成为记忆中的永恒。
发布评论
发表评论: